close

https://www.ptt.cc/bbs/Option/M.1238738999.A.89A.html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※ [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] 作者: stasis (流雨風雪) 看板: Stock 標題: Re: [請益] 到底要工作還是玩股票 時間: Sat Mar 28 12:00:43 2009 1.除非你打算做當沖,否則全職操作基本上沒有特別意義 (做中長線的人,研究用閒暇時間就夠了 反正財報就長那樣,周線一個星期才一根) 只是讓自己少一份收入來源而已 2.再來請考量自己的原始資本和預期報酬率: 年報酬率 原始資本 年收入 原始資本 年收入 原始資本 年收入 30% 100萬 30萬 500萬 150萬 1000萬 300萬 20% 100萬 20萬 500萬 100萬 1000萬 200萬 10% 100萬 10萬 500萬 50萬 1000萬 100萬 一般新鮮人年薪+獎金算30萬,薪資會隨經驗和年資增加 由上表可知,如果初期本不夠大或績效不夠好 全職操作的收入很可能會不如一般上班族且更不穩定 如果最後發現自己不適合走這行,這段空白時光又該如何向未來的雇主交代? 績效部份,巴神和林區的年績效也不過30%不到 一般人目標擺在10-20%會比較好,當然在勝算對自己大幅有利時 靠槓桿或者或集中下注,在短期拼高報酬也是一種作法 但個人覺得這只適合在本小時用,因為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 在期待年年翻倍的同時,也要考慮腰斬和吃歸零糕的可能性 3.以我本身的經驗來說,研究公司很有趣,但操作其實很無聊 反正就是低檔沒量的時候買,順利的話就等到漲個50-100%再隨便賣 這段時間很可能會超過三個月甚至半年 換句話說操作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等待 短線操作很刺激,也有少數的人可以穩定的賺錢 把股市期市當作收銀機,每天叮咚一下就有幾十萬入袋是大家的夢想 但是大部分的人下場都是負責送錢給政府和券商而已 交易越頻繁,被抽走的部份就越多,這是不變的鐵則 再來,我不認為全職操作可以讓長期績效獲得爆發性的提昇,像從10%->50% (如果你判斷夠準,衝績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槓桿,不過這是兩面刃就是) 15%->20%是比較可能的狀態,但是如果一天花8小時研究只為了多賺那5% 那跟一般上班族又有啥不同? 結論: 一般人還是邊工作邊操作較好,同時累積資本與經驗 通過幾個多空循環,證明自己即使兼職操作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率 同時累積一定的資本,在操作的收入可以涵蓋家庭支出和基礎儲蓄後 再轉全職操作會是比較安全的選擇 我個人認為可以用閒置資金1000萬,平均績效15%做為基本門檻 當然上面的數字不是絕對,還要考慮每個人想要的生活品質就是 我心目中理想的全職操作是季報出來掃一下,月營收出來掃一下 頂多再看看週線,判斷目前的強弱勢族群 目標長期平均賺個20%-30%(這樣被極端行情毀滅的機率較低) 剩下的時間就拿來遊山玩水享受人生,自由又快樂的活著 這才是財務自由的意義所在,別只為了賺錢而賺錢,這樣是本末倒置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oxbrush 的頭像
    Foxbrush

    Foxbrush

    Foxbrus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